“十三五”時期是青島率先全面建成較高水平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,也是開啟未來新征程,進而向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邁進,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關鍵時期,“十三五”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和推進上述奮斗目標來制定。
中國共產黨青島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,研究了青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,就制定“十三五”規劃提出建議,城市信報/信網記者梳理出其中關鍵詞。
創新<轉型>發展戰略
熱點
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三大主攻戰役就是建設創新之城、創業之都、創客之島,這是本市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所在。
著力建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、高速列車全球科技創新中心、國家海洋生物基因庫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。聚焦“一谷兩區”、海洋經濟和重點產業,對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未來戰略性重大科技項目,著力實施石墨烯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、機器人、三維(3D)打印、海洋生物醫藥、深海技術裝備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。
智造
全力升級改造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。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以兩化融合、“互聯網+”、一二三產業聯動為手段,促進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計算和個性化定制等在制造業全產業鏈集成運用,打造“中國制造2025”“青島智造”的新優勢。高標準建設動車小鎮,規劃建設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、航空制造產業基地和青島新機場臨空經濟區,形成新的產業優勢。
海洋+
堅持走向深藍、走向高端,彰顯本土優勢和城市特色,大力實施“海洋+”行動計劃,培育基于海洋的新模式、新業態、新技術、新空間和新載體,推動實現藍色跨越,建成國內海洋強市,把青島打造成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支點。
大數據
適應需求結構變化,不斷創造新供給,釋放新需求。推廣海爾、紅領等創新發展互聯網工業經驗,廣泛深度應用互聯網、大數據、標準化等新手段新方法,提高生產效率、提升質量品牌、擴大新產品和新服務、改善用戶體驗,推動本市制造業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變。實施質量強市戰略,強化質量優先理念,提升質量創新能力。鼓勵利用新技術新方式新模式,創造智能、綠色、健康、時尚、體驗等新的消費熱點。
協調<綠色>宜居生活
布局
加快建成以精益城市、生態城鎮、美麗鄉村為特色的“中心城區—次中心城市—特色小城鎮—新型社區”四級城鎮體系。
縮小差距
做優做美東岸城區,做強做大西岸城區,做高做新北岸城區,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;統籌推進老城保護、新區建設和“青黃紅”互聯互通,有效疏解老城區部分功能,支持城區北部崛起,縮小南北城區差距,促進東西城區均衡發展;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,打造精益城市,把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功能互補、設施互聯、相互依托、各具特色的現代化海灣型都市區。
次中心城
次中心城市重在提升發展承載力。以即墨、膠州、平度、萊西四市駐地和董家口港城、鰲山灣新城、膠東國際空港新城等外圍組團為重點,著力打造10個次中心城市,增強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能力。
治污
發展高效清潔煤電,大幅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和使用范圍,因地制宜發展風能、太陽能、海洋能、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,構建安全、清潔、高效、經濟的新型能源體系。全面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劃,實施大氣污染源聯防聯控和多污染物協同治理。加強重點行業、區域、流域水污染防治,統籌地表與地下、陸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,確保大沽河及城區過城河道等主要河流和近海水域水質全面達標。
購物免稅
實施購物免稅、離境退稅等政策。加密日韓、新增歐美澳國際直達航線,爭取對外開放“第五航權”,適時試點航空快件國際中轉業務。努力爭取開展“保稅進口”試點。推進“中韓海上高速公路”建設,建成中韓貿易物流首選通道。建設中韓、中日創新產業園。加強與韓日海洋科技、文化創意、旅游會展、教育醫療等深度合作,建設對韓文化貿易保稅區,推動對韓日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。
醫藥分開
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機制和健康服務機制改革,推進醫藥分開,實行分級診療;優化醫療資源布局,健全協作機制,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。鞏固基本藥物制度。針對多樣化養老需求,加快完善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,創新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緊密結合的體制機制,完善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。城市信報/信網記者 王琦 制圖/魏濤
[編輯:光影]大家愛看